• 学校首页
  • 走进三中
  • 校园动态
  • 师生活动
  • 教育教学
  • 时政要闻
  • 政策法规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通知公告
    发补助,升名校?中、高考后警惕这些与学生有关的骗局
    信息来源:巴中市教育和体育局  ‖  发稿作者:闫超   ‖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1日  ‖  查看993次  ‖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中考也随之而来。随着大考的结束,不少家长和学生也放松不少,然而,每年中、高考后,总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信息,以发补助或者升名校等为由设局诈骗,让不少市民上当受骗。就在68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了《致巴中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和考生,在每年的中、高考前后,有针对性的电信网络诈骗频发高发,一定要增加防骗知识,提高识骗能力,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案例

    专买学生信息实施诈骗,多人获刑

    20193月,通江一学生家长接到一名自称教育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按照该学生的家庭情况,可以获得5000元补助。在对方一系列“指导”下,该学生家长将自己银行卡上的数千元现金转给了对方,导致被骗。

    后经通江县公安局侦查发现,一个6人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该犯罪团伙冒充教育局、学校工作人员,拨打学生家长电话,以发放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补助的名义,远程操控受害人在银行ATM机上操作,通过转账方式骗走受害人银行卡上的资金。

    民警发现,该犯罪团伙成员通过非法途径购买学生或者家长的信息,价格为每条信息5角钱,然后实施诈骗。从20158月至2016年上半年,该犯罪团伙在四川、贵州等西南省市专门针对有学生的家庭实施诈骗,总金额达50多万元,其中我市10多人受害,受害金额总数达到了10多万元。后经法院审理,主犯李某某等6人被判处7年以下不等有期徒刑。

    本报记者还搜索发现,购买学生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例时有发生,早在2015年,南充市蓬安县男子苏某、胡某等人就曾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上购买了1万余条巴中籍学生的信息以及其他市州的学生信息,冒充学校老师与教育局领导实施诈骗。后苏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0万元,胡某有期徒刑6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等。

    提醒

    中高考后,警惕这些诈骗

    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近年来时常发生学生受到电信诈骗的案件,其中在中高考后或者开学季尤其要提高警惕。民警提醒,总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信息,以“发补助”“分不够,钱来凑”、虚假查分网址等诈骗手段获利,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骗局1:谎称有“内部指标”。高考成绩公布前,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殷切期望的心态,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谎称掌握高校“内部指标”“定向招生计划”“补录”等,向受害人实施诈骗。

    防范技巧: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考生及家长要警惕“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应从正规渠道了解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骗局2:助学金申请骗局。不法分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自称高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将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或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向学生、家长行骗。

    防范技巧: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发放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辅助款时,家长与学生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骗局3:谎称能办“特长生”加分。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也许成绩差1分都会与大学失之交臂,而高考特长生的加分相关部门有具体规定。一些不法分子用“特长生”可以加分为诱饵,声称自己可以通过关系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他们以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的名义骗取家长钱财。

    防范技巧:对于特殊类型招生,教育部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和公示平台,考生可以通过教育部高招平台或相关高校招生网查询。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具备相关加分资格。

    骗局4:伪造录取通知书。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伪造几可乱真的录取函向考生寄送,上面盖有“公章”,并有“录取编号”,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不法分子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防范技巧:考生和家长遇到有人打电话说先汇款再邮寄录取通知书时要警惕,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可通过当地省、市高招办查询,也可通过报考的院校了解录取情况。

    骗局5:以“自主招生”名义骗钱。一些不法分子以“自主招生”名义行骗,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如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骗取考生、家长信任后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防范技巧: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择优录取。

    骗局6:伪造虚假查分网址。不法分子通过诈骗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防范技巧:查分要认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查分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

    骗局7:混淆不同类型办学。不法分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而此类辅导班,只要注册便可入学。

    防范技巧:考生详细查看高校的《招生章程》,就能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骗手段。《招生章程》注明了校址(有无分校)、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公办或民办高等学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重要信息。

    骗局8:刷单诈骗。考试结束后,有部分考生会选择找一份兼职来锻炼自己或者挣点费用减轻家庭负担,这原本值得肯定和鼓励。但不少学生由于没有社会经验,会落入刷单类诈骗的陷阱。刷单返利本就是一种违法失信行为,诈骗分子利用第一单的蝇头小利来诱使受害人加大刷单本金的投入,再以单数不够、交纳保证金等为幌子进行诈骗。

    防范技巧:刷单诈骗套路无非就是发短信抛出诱饵、晒资质骗取信任、刷小单施以小利,让刷单人员尝到甜头后,接下来便开始抛出大额任务实施诈骗了。牢记不相信任何以“网络刷单”为借口的转账要求,不向陌生人账户转账。刷单就是诈骗,不要有“贪图小便宜”和“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上一篇: 致全市2021届高考考生和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下一篇: 我省2021年高考工作圆满结束 6月23日公布成绩